阿尔茨海默病(AD)被命名为距今已有一个世纪之久,一直以来,他都以貌似遥远的姿态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随着李根总统、撒切尔夫人等为世人熟知的名人先后罹患此病,阿尔茨海默病似乎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而AD的范畴也在不断被扩展。
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3亿老年人,老年痴呆患者大约500-600万,占世界总病例数的1/4,而且以每年平均30万新发病例的速度逐年递增。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大约要增长到4亿,按照目前的比例推测,到那时老年痴呆症患者大约会有1600万到2000万。老年痴呆问题也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崭新的CCTV健康频道——痴呆专题就在此时应运而生,全社会都认识到懂的老年痴呆的预防相当重要,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就在这全国上下开始重视老年痴呆和痴呆患者的时候,大连市友谊医院第三届痴呆诊疗新进展研讨会在海滨城市大连,最美的金秋拉开了帷幕。此次会议由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晓红教授主持,并邀请了数位国内外老年痴呆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包括北京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神经心理研究室主任王荫华教授,辽宁省神经病学首席专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何志义教授,中国老年性痴呆协会常委、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曹云鹏教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学会(ADC)的全国委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董春波教授,以及日本群马大学神经生物行为学教授、国际辐射神经生物学会主席、日本神经生化学会副主席白尾智明教授。
第一位讲者是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的董春波教授,董教授图文并茂的为在场的神经内科同仁讲解了老年痴呆影像学的研究进展。众所周知,老年痴呆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学和影像诊断两方面,确诊有赖脑组织活检。由于伦理学及医学技术的制约,脑组织活检很难在临床大范围实施,而如何从症状相似,又没有明确病史可循的老年痴呆患者中区分MCI、AD、VD等,主要的鉴别手段就是影像学。董主任的演讲细致的介绍了各型老年痴呆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不同检查手段的优势与劣势,使在场的所有人对老年痴呆的影像学表现及影像诊断有了全系统、直观的了解。
接下来由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李晓红教授带来2011年美国阿尔茨海默病最新诊断标准(HIA-AA)解读,从全面的视角分析新版指南与之前版本的区别,介绍新标准率先提出包括MCI在内的连续的疾病过程,将AD分为三个阶段,同时细化了AD诊断的三个标准,并将生物标志物纳入到诊断标准中等。在独特创新的同时,也提出新指南中生物学标记物以偏概全,并未达标准化以及地域局限性等不足,有待在今后临床及基础研究中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得以完善。
第三位讲者是友谊医院痴呆诊疗新进展学习班的老朋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主任何志义教授,演讲题目是临床常见痴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他以一如既往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同样让人过目难忘的肢体语言演示着各型痴呆患者的姿势步态。大量的临床资料和世界罕见的珍贵病例让在场的每一位神经内科的年轻医生都为之一震,也许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不会见到这样罕见病例,但经过何教授的悉心讲解和演示,真正遇到此类病例我们会第一时间回忆起此次会议的学到的知识。短短不到一小时的讲解,何教授将各型痴呆一一列举,以病例分析的形式,图文并茂,辅以生动的肢体语言,让在场的同仁对老年痴呆的分型及鉴别诊断有了直观、具体的了解,对临床工作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首日的学习中分别进行了有关老年痴呆影像诊断、诊疗指南及疾病鉴别诊断的相关学习,使年轻的医师们对老年痴呆有了系统、直观的了解,并对接下来的演讲充满了期待。
会议第二天的迎来的第一位讲者是来自北京大学附属一院的王荫华教授,演讲的题目是认知障碍量表评估与应用。王教授致力于老年痴呆、记忆障碍、认知神经心理学等相关研究已经有30多个年头,早在1987年和1998年就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日本和美国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交流学习,是认知障碍及老年痴呆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先行者,同时也是国内神经心理量表研究的第一人。王教授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评价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量表,从我们临床常用的MMSE到只在教科书上看到过的各型量表,王教授的讲解循循善诱、由浅入深,使在场的同仁对平时不理解其中深意的表格有了最直观的了解。听过此场讲座再次使用认知障碍评定量表时,在场的医师们都会明确知道自己应该选择的量表及其意义,这将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及AD的早期预防起到重要意义。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日本群马大学神经生物行为学教授白尾智明先生,授课的题目是突触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异常。白尾教授主要研究痴呆、情绪障碍性疾病的生理病理基础,目前共发表了SCI论文98篇,其在痴呆相关基础医学研究的成就有目共睹。白尾教授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向大家演示了包括正常人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tau蛋白的转化途径等,生动的画面以及清晰地免疫组化涂片,都显示这日本学者治学的严谨和精益求精,这值得在场每一位国内医生学习。偏向基础的研究方向让在场的临床医生们略感晦涩,大家仍跟着翻译的节奏尽力理解着教授的讲演,白尾教授的讲演代表着阿尔茨海默病基础研究的世界先进研究水平,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将会对我院的医学研究注入全新的理念和动力。
接下来的讲者是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的曹云鹏教授,其主攻方向是记忆障碍与老年性痴呆,该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项,教育部留学归国基金资助1项,在我国老年痴呆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曹教授带来的讲演题目是AD进程与诊断,授课中分别从AD的各个临床阶段为切入点,分别从各阶段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生物标记物变化、影响学表现等多个方面细致产出了AD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同时,深入介绍了海马萎缩的程度与AD病程的关系。曹教授图文并茂、生动具体的对照解说让年轻医师们对AD发展的各阶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为期两天的学习时间稍纵即逝,而友谊医院对老年痴呆的相关研究和对痴呆患者的密切关注从未停歇,我们希望通过友谊医院的平台,使更多的人能早期发现痴呆患者,提高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呼吁更多的青年医师加入到老年痴呆病研究领域中,用自己的力量关注日益增加的痴呆患者。
帮助痴呆患者,我们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