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菊来到武汉济和医院工作,任3组的副组长,特别巧的是3组的组长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的曹丽华是她研究生时期的临床老师,毕业十五年了,业务联系挺多,但见面的机会不多,这次能够在武汉并肩作战,大菊仿佛回到学生时代,曹老师带领查房,提出问题,她认真学习临床诊治技能,到图书馆寻找答案。这层师生关系,让大菊与曹丽华的工作配合没有经过磨合阶段就十分默契。

作为组长,曹老师每天查房,讨论病情,阅片,调整治疗方案,总结治疗经验,每天给大家发指南新进展,危重病人管理、影像改变、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等,很快得到全组医护人员的认可。这次在武汉能够给曹老师当助手大菊十分幸运,一方面能够和曹老师再续师生缘,二是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学习的机会,同时在临床管理方便得到了锻炼。
蔡甸区人民医院济和院区的晏飞医生是大菊这次的老对儿,他们是同龄人,晏飞比大菊大一个月。

晏飞医生说,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在医务人员承受巨大的压力几乎要崩溃顶不住的时候,大连专家的到来让他们由原来的恐慌转变为现在的充满自信。大菊说,刚刚到武汉济和医院的病区时,能够感受到这里医护人员的极度疲惫、焦虑。大菊和她的治疗组成员一边熟悉流程、调整诊疗方案,一边帮助医护人员恢复信心,也尽量让当地的医生对多休息。晏飞医生说,龚女士是他们共同治疗出院的第一位病人,入院4天一直高热,情绪波动很大,王医生与我一边观察病人调整治疗方案,一边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经过细心的诊治,龚女士体温正常,胸部CT较前明显吸收好转,血常规基本正常,符合出院标准,经过上级医师查准可以出院了。这位治愈病人给我们治疗组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晏飞医生的眼中,老对儿大菊身上有军人的作风,果断,坚强,一丝不苟,雷厉风行。在大菊的眼中,她的老对儿老够意思了,休息五天回来坚决要求还与我一个组共同奋斗,把头天同时转过来的8名患者的病志都补充完整。医疗队经常会收到慰问品,大菊经常会带到病区与老对儿一起分享。这段跨越千里的老对儿缘会永远存在他们记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