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微创治疗泌尿系结石
尿路结石发病率高,发病部位和结石种类繁多,病情复杂,传统的治疗手段是开放手术,但由于反复发作是尿路结石的一大特点,故不符合微创治疗的原则。目前尿路结石治疗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和腔内泌尿外科技术(主要指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术)。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是治疗输尿管中下结石的首选微创治疗方法。输尿管镜技术的发展是膀胱镜技术在上尿路的延伸,熟悉镜下解剖是输尿管镜操作成功的关键,而对各种原因形成的输尿管中下段石街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可靠、确切、微创及迅速解除梗阻等优点。由于感染和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自主排石个体差异很大,5、6、7毫米的结石自行排出的机会有55%、35%、25%。并发梗阻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造影虽无梗阻,但肾绞痛反复发作,结石位置无改变; 输尿管“石街”观察两周无变化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的绝对适应症。长径在2厘米以内的输尿管上段结石; ESWL效果不好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则为相对适应症。
输尿管镜、经皮肾镜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活检、经皮肾镜穿刺技术、气压弹道碎石、活检、扩张、支架置入等技术和操作目前在我科已作为常规治疗及检查,我科是全市较早开展输尿管镜、经皮肾镜技术的科室。
随着大量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使得输尿管镜术和经皮肾镜术日趋成熟,在技术上,正向拓展临床应用范围上发展,目标是使得95%的结石病人不再需要开放手术。
尿流动力学在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尿流动力学是研究排尿功能障碍的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十年来,由于对排尿功能解剖生理学、神经药理学等基础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同时创造了许多检查与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新工具和新方法,使尿流动力学的内容得到了很大的充实和提高,它已被欧美国家广泛地用于评价尿路功能,指导尿路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在我国,尿流动力学的研究与应用也逐渐起步,在全国不少大城市医院的泌尿外科,已开展了尿流动力学的检查与科研项目,大大的促进了排尿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水平。尤其随着人口老令化,前列腺增生等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逐渐增多,尿流动力学可用于术前诊断、鉴别诊断、判定手术时机、术后的疗效判断以及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
1、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异常
2、膀胱下尿路梗阻尿流动力学分析
3、尿失禁的尿流动力学分析
4、前列腺增生症的尿流动力学检查及手术时机选择
5、指导经阴道无张力吊带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我院率先于东北三省开展尿流动力学检测技术,长期以来是大连市唯一开展尿流动力学检测的医院,具备和专业人员,1998年起在国内即从丹麦较早引进先进的Duet尿流动力学检测仪,随即到北京泌尿外科研究所进行人员培训,开始承担全市及省内部分复杂疑难病人的尿流动力学检查及会诊任务,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到目前为止,科内任何一名医生均能独立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及分析。经阴道无张力吊带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已进行30例左右,是目前唯一进行该手术的科室。我们现已成立尿流动力学检查中心,每周检查约10余例,每年为外院检查及会诊50例以上。目前有相关科研课题两项,已获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多次举办省市级尿流动力学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培训,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晚期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
前列腺癌(PCa)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50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升高,在美国位居男性肿瘤的第二位,超过肺癌;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PCa发病率也日趋明显增加。由于其发病特点,前列腺癌确诊时大多属于晚期。通过对晚期前列腺癌的系列研究,进行冷冻、电切、介入栓塞、化疗及内放射等多项治疗,明显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全市较早开展晚期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的单位,获多项市科技进步奖,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等国家级杂志上,该方面的研究在省内处于领先位置,并有望进一步深入,开拓出一系列的治疗经验。已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在省内处于领先位置,并有望进一步深入进行,开拓出一系列的治疗经验。通过对晚期前列腺癌进行一系列冷冻、电切、介入、化疗和89锶内放射等多项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