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友谊医院风湿免疫科始建于2009年底,作为建科“元老”之一,我亲眼目睹了5年来她由“蹒跚学步”的孱弱幼子、成长为今天“健步如飞”的青年才俊,其间的每一分成绩,每一寸进步,无不得益于科室的孜孜以求的蔚然学风。
孙玉兰主任常常语重心长的教导我们:“医学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必须每天都在前进的路上”
风湿免疫学科涵盖了10余大类疾病,100多个病种,亦被戏称为“疑难杂症科”。面对这片陌生的医学处女地,心内专业出身的孙玉兰主任率领我们无畏无悔的迎头挺进!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日趋精准的诊治技能,以及如滚雪球般的日益壮大的专科患者群。很多人都好奇的询问我们:你们没有一个风湿专科毕业的医生,如何能无差错无纠纷的完成这么多疑难杂症病人的诊治,并且拥有那么高的患者满意度呢?
我常常神秘地一笑,说:请看看我们每周的学习轨迹吧!
轨迹一:重复记忆,团队提升
孙玉兰主任说:科室战斗力取决于每一份子,因此对专业知识的普及必须涵盖到科室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一问三不知”的尴尬情势,使每个病人获得无缝隙的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所以每次晨会后,孙主任都会利用15分钟左右的、注意力最集中的黄金一刻,为大家讲述一个专题,然后周一到周五重复这个专题,其间还会提问及更换讲者,并将文字材料或课件微信发到风湿群里便于复习。因遵循人类的记忆曲线故而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科室每个人的头脑中业已建立了风湿免疫学的知识树,都拥有了面对病人时的充分自信。
轨迹二:医患互动,健康宣教
每周三10:30左右、风湿免疫病房走廊就会呈现出一个热闹的小课堂,由医疗与护理交替的每周一次开展的患者宣教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类风湿的规范治疗》、《狼疮病人的护理》、《骨关节炎的关节保护》等知识深入浅出的传授给患者,自开办以来,获得了病人一致的好评。
轨迹三:理论实践结合,举一反三
每周四上午,每位医生都会早早处理完病人、翘首以盼着主任查房,孙主任查房会选择疑难病人,寓理论于实践,捋顺病史的千回百转;确认症状体征及诊治规范、进展;成功失败原因及风险评估及规避。使每位医生的临床技能得以进一步提高。
轨迹四:夯实基础,紧跟前沿
疾病治疗的主体取决于医疗,故医生对疾病的掌握尤为关键。每周五上午10:30孙主任都会为医生讲述一个专题,从疾病的基础到诊疗规范到前沿进展,课后会随机提问。通过每周五的专题讲座,每位医生均保证跻身于风湿领域的前沿、永不掉队。
身为风湿科的建科“元老”之一,我深深的陶醉于这浓厚的苦中有乐的学习氛围中,也深深地自豪于我们2014年每床均收入在全市风湿同行中居第二位、年床使用率113%的成绩中。孙主任把她充满格的“电”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我们每一位,丰腴了我们的翅膀,鼓起了科室破浪的风帆。
我们坚信:假以时日,风湿科一定会在这稳稳地进步中,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杨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