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连市友谊医院在花园口经济区建立分院,使当地农民“抱着花被”进城看病的历史被彻底改变。记者了解到,以往市级医院在基层建立的都是分院,是医院的下属,脱离了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而友谊医院花园口院区是大连市友谊医院的母体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院区。因此,花园口院区的医疗服务理念、医疗设备、检查手段、诊疗水平、服务标准等与本部同步。在CT、彩超、X光、化验、门诊、ICU等多点开通了远程网络医疗服务平台,通过视频系统和图像传程系统,实现了140公里外的同城会诊。另外,医院还设有双向对开、装备一流的全天候应急保障抢救车,保证重大抢救和手术在1个半小时内进行增援或转运。
花园口分院自去年12月初建立以来,成功为3000余名当地百姓看病,开展了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巨大肿瘤、双膝关节置换术、胃癌根治术、双侧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开放式前列腺摘除术等多个复杂疑难手术,一些手术如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达到全国一流、省内领先水平。
“纵向一体化”提升基层 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
初到花园口院区工作的医护人员,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简陋的宿舍,18个人住一个屋子,睡在大通铺上,凌晨会被冻醒。由于当地水质超标,无法满足医用水、生活水需求,每天要去拉自来水用。晚上遇到突发的病如心梗、脑梗和穿孔的病人,只要接到通知,全体医护人员会像消防队员一样,在第一时间集合起来,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没有人抱怨,没有人中途“逃跑”,许多医护人员表示这段经历重塑了他们的人生观,更找到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所担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找到了岗位的意义和价值。
公立医院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工作是救死扶伤的事业,要想做好,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越来越多的70后、80后甚至90后医护人员逐步成为医疗战线的主干力量,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红色传统”的教育,但通过下基层,到艰苦的岗位上锻炼,视野开阔了,也不再盲目地攀比竞争。在农村基层,他们看到了许多典型病例,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看到了每一元钱对于贫困患者的重要性,激发了心中爱人民、爱岗敬业的激情。日前,友谊医院本部的一个民意测试中显示,有近90%的医护人员表示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分院去工作。
知百姓疾苦,塑服务精神
一幅崭新的蓝图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明年年底花园口分院将全面开诊,这将是一座11000平方米庭院花园式三甲医院,面向大海,春暖花开。新院将拥有500张床位,无论在设计理念和服务功能上都堪称一流,甚至还拥有一个直升飞机停机坪以备未来的海上救援使用。正如院长所说,花园口分院是一个试验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将重心放到基层,伸出援手去承担一个县城、一个镇的医疗保障,点对点地深入对接,不仅为当地居民解决了实际困难,也为医改中实现城乡医疗统筹协调发展,深化公立医院服务的职能探索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