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一天失去了声音,怎么办?很多人没想过这个问题,但它真实地发生在许多晚期喉癌患者身上。晚期喉癌威胁生命,他们不得不接受喉咙切除,对于有口难言的他们,再次说话等于重获第二次生命。
为帮助更多无喉患者重获新“声”,日前,大连市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举办第三期无喉食管发音培训班,无喉患者从全国各地赶来,在这里,他们接受了为期7天的发音训练,用食道唱响生命强音。
此次培训班特邀从事“食管发声”培训近30年的田永光老师,35年前,他因喉癌接受了全喉切除手术,4个月后学会食管发声。田老师教过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相声演员李文华大师就是经过他的培训重新回到舞台。面对鲜活的例子摆在眼前,前来学习的无喉患者们信心倍增。
为保证教学质量,本期一共招募了12名无喉患者,他们中有本院术后患者,也有来自本市周边地区甚至省外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
86岁高龄的徐大爷是大连本地人,今年春节刚过就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接受了全喉切除手术,切喉保命,起初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还能重新开口讲话,但他现在希望通过在培训班的学习锻炼能掌握基本发声技巧,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
年过六旬的房大叔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是他的女儿通过医院微信平台发布的信息得知有无喉发音培训班,便把老爸接过来。张大叔4年前全喉切除后一直使用“电子喉”辅助发声,虽然可以进行简单的沟通,但外用器械的不便和电子喉发声的异样,让他也很苦恼。参加培训班后,他立志要勤加苦练,早日摘掉电子喉,真真正正自己说话。
患者们通过努力,先是学会打嗝,然后从一个音、两个音,到一个短语,最后到完整说出一句话……当他们再次听到自己话语声时,脸上充满了希望的笑容和激动的泪水。
大连市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不仅为晚期喉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而且率先开展通过电子喉镜窄带成像发现早期咽喉恶性肿瘤,激光切除。刘琳医师专攻嗓音学和胃食道反流性疾病,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白斑、喉癌等疾病,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
大连市友谊医院无喉发声培训班一期一期地召开,给广大全喉切除患者提供了一个再次发声的平台,让无喉者重获新声,重新投入社会,是患者、家属及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心愿。